MCPLive > 杂志文章 > 姗姗来迟的质变?极路由3长测体验

姗姗来迟的质变?极路由3长测体验

2015-06-24王锴《微型计算机》2015年6月下

其实更早之前的极2已经采用了802.11ac技术,但是仅1×1MIMO规格,无线传输的理论速度也仅433Mbps。实际速度并不比2×2MIMO规格,理论速度300Mbps的主流802.11n快多少,明显不敌3×3MIMO规格450Mbps理论速度的802.11n高端产品。更重要的是,当前不仅802.11n@450Mbps理论速度的产品非常成熟,价格低廉,甚至连2×2MIMO@867Mbps理论速度的802.11ac产品也开始进入普及阶段。在此背景下,“极”非常需要在提升使用体验的同时,让产品的硬件规格跟上时代步伐,因此极3孕育而生……

极3的外壳继续保持了家族式的铝合金材质设计,不同的是颜色一改黑色基调,使用了“土豪金”。表面磨砂工艺和阳极氧化工艺都很出色,体积明显比极壹、极贰等大不少。实际上极3也是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的“极”中唯一具备外置3天线的产品,就外置天线排布来说,多出的天线也势必让极3的体积更大。实际就PCB设计来看,极3并不比极壹、极贰大多少。主控方案依旧是极壹S上使用过的MT7620A,主频达到580MHz,搭配上128MB DDR2内存,性能属于中端主水平流。与性能相比,这套主控的大优势其实是集成度高,在主控内还集成了802.11n规范理论速度300Mbps@2.4GHz的无线控制器,同时还支持SD卡扩展和USB总线接入。如此丰富的功能,让极壹S借此完成了单芯片路由器设计,大程度地优化了成本,为大家带来实惠的价格。而极3显然不可能只有这一颗芯片,否则就是极壹S了。在此之外,极3启用了2颗此前我们在极路由系列上从未见过的芯片—瑞昱RTL8211E和联发科MT7612EN。其实对DIY玩家来说,瑞昱RTL8211E应该是老熟人,它就是我们常在主板上看见的千兆有线网络控制芯片。极3借此获得了一个1000Mbps有线网络LAN口,打破了极路由LAN口只有100Mbps传输速度的传统。不过可惜的是,LAN口共只有2个,且只有一个规格是1000Mbps,另一个还是100Mbps,这一点我们觉得极还真是有点抠门。至于联发科MT7612EN,不少用户没见过,其实它已经被用在小米mini路由上了,就是它提供的2×2MIMO的802.11ac无线网络,理论速度达到867Mbps@5GHz

值得注意的是,由规格我们知道极3的无线网络是典型的2+2模式(2×2MIMO 802.11n+2×2MIMO 802.11ac),这原本应该搭配4根天线。因天线数量过多,通常厂商会采用内置天线的解决方案,例如小米路由就是内置4天线。但是极3天线却是外置3天线,拆解后我们才发现原来极3采用了复用设计。天线放大线路是完整的4模块,但是中间两个模块(11n和11ac各一个)共用了根天线。以往我们常在华硕的高端路由器上看见这种复用设计,玩家们应该不必担心复用天线会对无线信号的覆盖能力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实际上就我们的测试经验,复用外置天线的信号覆盖能力,通常比独立内置天线还要强上一分。至于极3的实际表现,让我们在接下来的测试分析环节详细道来。

测试平台1

处理器            酷睿i3 4010U
内存               DDR3 1600 4GB×2
硬盘               希捷Laptop Thin SSHD 500GB
网卡               Intel Ethernet Connection In18-LM千兆有线

测试平台2

处理器            酷睿i7 4770K
主板               华硕Maximus Ⅵ Hero
内存               宇瞻DDR3 2133 4GB×2
硬盘               海盗船Neutron GTX 240GB SSD
网卡               英特尔千兆有线网卡华硕PCE-AC66@1300Mbps无线

测试场景连接位置、障碍墙大致示意图。平台1与极3有线连接,分别在A、B、C三点进行测试。平台2固定,并通过无线网卡接入极3。
测试场景连接位置、障碍墙大致示意图。平台1与极3有线连接,分别在A、B、C三点进行测试。平台2固定,并通过无线网卡接入极3。

控制和后台:易用性依旧值得称赞

测试之前,第一步就是完成硬件连接和基本设置。不得不说,极路由的后台登陆是我们测试过的产品中人性化的。其后台的图形化易用性和功能布局方式在我们第一次尝试时就给予了高度肯定,哪怕是在我们尝试过若干基于图形化设计的路由器固件之后,我们依旧觉得这套系统是易用性设计方面的代表。更重要的是,极路由作为智能路由的倡导者,在插件(也有人说是路由器App)的开发方面一直处于先行者地位,推新和换代速度非常快。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再测试“极”家的新品时,都能在云插件服务中发现新鲜玩意儿,其中不少非常实用且操作并不麻烦的固件。比如“购物党比价”、“QQ语音加速”、“屏蔽视频广告”等插件,都值得用户们尝试。在我们的体验中,相比“App Store加速”等应用,“屏蔽视频广告”等功能性更明确、更好量化的插件给我们的感觉更好。

无线性能:不及预期,实际工况有待提升

MC觉得,867Mbps@5GHz的802.11ac规格无疑是极3备受关注的焦点。很自然极3的AC无线性能究竟如何也成为了我们首先要体验的内容。完成基本设定,确保无线网络工作正常后,我们首先测试的就是极3的AC无线性能。在以往的867Mbps@5GHz的802.11ac路由器测试中,我们高获得过超过500Mbps的实际无线传输速度,同规格产品的主流水平则多在350Mbps~480Mbps之间。实际测试极路由3,我们使用的网卡是3×3MIMO@1300Mbps规格的PCE-AC66。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网卡使用了博通芯片,而路由器是联发科芯片的原因,极路由3的实际测试成绩没能达到我们的预期。在近场无障碍测试中,连接速度经常在460Mbps~867Mbps之间跳动,实际无线传输性能方面,读、写速度分别约300Mbps、278Mbps,这和我们之前测试的基于博通芯片的867Mbps无线路由器相比差距是比较明显的。当然,我们也必须得承认,相比极路由此前的任何一款产品,这样的成绩已经达成了翻番的提升。面对市面上的任何802.11n路由器,极路由3都能依靠此性能将其斩落马下。只是同比AC产品,极3的表现显然不及我们预期。

无线信号覆盖能力:比较理想

抛开基本不会遇到的近场无障碍应用环境,一款路由器受用户关注的应该是无线信号穿过墙壁、物体等障碍物后的抗衰减能力,以及远端连接的可靠性。这主要依赖于路由器的信号放大电路设计和天线性能。这一点上,极3的表现不错,在300元价位段上,它是我们见过的表现好的产品之一。在隔1墙、相距约4米的B测试点,极3依旧能提供210Mbps的实际无线传输速度。相对近场无障碍时衰减仅约30%,而以往近场传输能超过400Mbps的产品在B测试点的成绩也多在230Mbps~260Mbps之间,衰减相对更明显。更远的C测试点,极3也能获得78Mbps的实际无线传输速度,无线实时传输一般高清也是没有问题的(通常普通高清码率约30Mbps~80Mbps之间)。就这样的表现来看,极3的实际无线覆盖能力并不比使用了博通芯片的产品差太多,实用性是比较强的。

无线负载能力:主控拖后腿

通常来说,一款无线路由器不会只服务于一款设备,家里的PC、平板、手机、HTPC、NAS都可能在同一时间需要网络服务,因此无线路由器的多线程负载能力也是我们体验的重点。首先是简单的理论测试,我们将IxChariot的测试线程调整到55并发,发现极3的整体速度下降并不明显,同样的近场环境依旧能获得300Mbps左右的速度。但仔细观察每个网络请求,你会发现掉速情况是比较明显的,这意味着在你的应用中,可能会出现偶尔的卡顿。当然明显的问题是单个线程的处理延迟变长,对用户来说,这意味着网络响应的等待时间变长,这对使用体验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在我们看来,这很可能是因为主控的性能并不是太强所致,这在使用单一设备的时候并不明显,但有多设备同时用网的家庭用户应该多加重视。

局域网综合实力:NAS终于有用武之地

在评价极2、小米路由mini等产品的时候,我们就说过无线、有线性能搭配不均衡,会造成系统传输速度受限于100Mbps有线网络的问题。在极3上,我们看到了改进。极3通过添加千兆有线网路控制芯片,让极3成功拥有了千兆LAN口,这在局域网应用,尤其是NAS应用中的优势非常明显。我们同比测试了将NAS接驳在极3 100Mbps LAN口和1000Mbps LAN口的性能差异。前者只能向无线连接的HTPC提供80Mbps左右的持续传输速度,而后者却能高达295Mbps。很明显,对喜欢高清分享,尤其是超高质量高清或者多影片同时分享的用户来说,只有具备1000Mbps LAN口才能大化NAS和AC无线的价值。

吐槽:路由器基本功依旧缺火候

在完成了一系列系统测试之后,我们将工具软件抛开,对极3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实际使用体验。各种加速插件和广告屏蔽确实让极3带给我了我们不少好感,但极3的问题也在长时间的使用中显现出来。相比我们此前测试过的不少高端路由器,极3的响应速度是明显短板,在两个所有用户都能体会到的方面它表现得比较明显。其一,无线连接的时候,设备接驳到极3时,验证时间明显偏长;其二,在开启多个网页时候,时常会有远端网络响应速度变慢的问题。基于此,我们模拟测试了多网页应用时的多线程、小数据转发性能,发现极3WAN to LAN的NAT性能相比同定位产品来说明显偏低,尤其是128Byte内的小封包密集转发,极3仅能提供10Mbps的性能,明显弱于同定位产品20~30Mbps的表现,更别提顶级产品100Mbps左右的成绩了。对资深玩家来说,路由器的NAT性能绝对是重要的考量,也是路由器的本分工作,在这一点上,极3的显得颇欠火候。NAT性能跟主控和固件的优化程度关系非常紧密,这是路由器的基本功,这一点上极还需要再接再厉。

云插件的实用性和推新速度都相当不错,常常小折腾解决大问题,值得尝试。
云插件的实用性和推新速度都相当不错,常常小折腾解决大问题,值得尝试。

MC点评:

极3在规格上的突破让我们惊喜,在保留前辈们良好的功能扩展特性的同时,极3无疑能为你带来更好的硬件体验。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无线覆盖能力,我相信极3都能俘获不少家庭用户芳心。实际上极3是为数不多的,价格能被主流玩家接受的2×2MIMO规格AC路由器之一。综合价格、性能和易用性优势,极3的竞争力不容小觑。只不过MC更希望极能在完善产品高级功能的同时,更能沉下心来优化好产品的基础软、硬件,让极系列路由器的固件更稳定可靠,充分发挥出主控、无线芯片应有的硬件水平,不再有NAT转发等基础功能上的明显劣势。

分享到:

用户评论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