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VIA的超低功耗CPU,就不能不提Nano处理器。VIA于2008年推出了基于Isaiah微架构的第一代VIA Nano处理器,当时这款产品以不错的性能和超低的功耗被看成是超便携市场上相当有潜力的产品,一度被视为英特尔Atom的大竞争者。不过受限于产能和平台支持等问题,Nano处理器终没有能大量出现在市场中。时隔一年,VIA又发布了基于Isaiah微架构的第二代Nano处理器——VIA Nano 3000系列。
相比之前的产品,新处理器加入了对SSE4多媒体指令集和VIA VT虚拟化技术的支持,同时进一步降低功耗,提升频率。随后,业内又传说VIA将发布一款双核心的超低功耗产品,但可能是受限于制程等问题(VIA之前一直使用富士通的65nm工艺制造Nano处理器),双核新品迟迟没有推出。2011年刚开年,VIA终于正式发布了VIA Nano X2处理器。这也标志着VIA继英特尔发布双核Atom以及AMD发布“融合”系列产品后,成功地在超低功耗市场上迈入了双核心阵营,超低功耗平台将迎来又一个“搅局者”。
虽然前两代Nano处理器的市场表现并不算成功,但VIA仍然“用人不疑”,Nano X2处理器继续采用了Isaiah微架构。其实Isaiah虽然发布时间较早,但就其本身的功能和性能表现来说并不落后。同时,Nano X2的“外衣”也更加精细,在制程上不再采用富士通的65nm制程,而改由TSMC的40nm工艺生产,相比前代Nano 3000单核心系列产品,它在芯片面积和功耗上都有不小的进步。
想必大家关心的还是Nano X2的核心部分。它有两个独立的核心,从核心的连接方式来看,Nano X2并没有采用类似英特尔Core i7和AMD Phenom等处理器使用完全共享三级缓存以及共享总线的方式,反而更像是在生产中直接并行生产两颗核心,然后再连接、封装在一起。也就是说,Nano X2两颗核心除了本身物理封装在一起外,所有的核心数据、缓存、前端总线等完全独立,核心之间的通讯需要依靠VIA V4总线进行协调。当然,对这种超低功耗的处理器产品来说,其性能本身就不会太高,对数据的要求也不如桌面处理器那样敏感,因此这种“物理并行”的设计方法,对于核心之间的协作性能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Nano X2继承了Isaiah微架构
从规格来看,Nano X2的每个核心拥有128KB一级缓存,其中包含64KB的数据缓存和64KB的指令缓存。同时,每个核心还具有1MB的二级缓存,采用16路关联的设计。其他参数包括频率为800MHz的FSB总线,支持SSE1、2、3、4各代,支持虚拟化技术(兼容AMD-V虚拟化技术)等,从规格来看满足主流应用需求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