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2011年英特尔秋季信息技术峰会(IDF)的会场中,英特尔CEO保罗·欧德宁手里拿着基于谷歌Android系统的终端向大家展示;谷歌的安迪·罗宾(Andy Rubin)站在旁边,微笑着宣布未来所有Android系统都会支持英特尔x86架构。意外吗?一点儿也不。因为在年初的CES 2011上,微软Windows部门主管史蒂文·辛诺夫斯基(Steven Sinofsky)就宣布了和ARM的牵手:“支持ARM架构展示了Windows软件的灵活性和弹性,以及世界级的开发理念。我们将继续改进Windows,从而在广泛的硬件平台和产品形态上向消费者提供其所需的功能。”
英特尔的欧德宁和谷歌的罗宾一起出现在IDF 2011的讲台上,宣示着英特尔和谷歌的携手。联想到之前Windows宣布支持ARM架构,平台的界限正在消融。
维持数十年的Wintel联盟,却分别与各自的竞争对手联姻。这件事如果发生在5年前,也许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在移动互联时代却变得理所当然。因为在移动互联时代,封闭就意味着死亡—无论是Android、Windows,还是英特尔、ARM。用户需要的是足够丰富的应用,至于背后的硬件由谁提供,谁在乎呢?2005年苹果公司宣布Mac电脑将放弃IBM PowerPC架构而采用英特尔处理器,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的Mac Fans感觉就像是遭受了晴天霹雳。但是未来苹果公司如果宣布要全面支持ARM芯片,可能不会有多少人觉得不可思议。移动互联时代,用户看重的是体验,是各种终端使用是否方便,能否实现自己想要的功能。“可以做什么”,这是软件系统需要考虑的问题。当iOS、Android、Windows在不断丰富自己的功能时,无论是英特尔、AMD还是ARM,需要做的都是提供更适合移动互联时代的硬件平台—更低的功耗、更小的体积和更高的性能。曾经紧密的Wintel联盟如今已经不复存在,Windows 8开始ARM芯片,而英特尔也开始与谷歌携手。在移动互联和云计算时代,所有人都必须做出改变,通用平台才能生存。
随着3G和无线技术的成熟,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已经不是问题,所以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社交网络)开始兴盛。人们突然发现,在这样一个新的社交场所里,地理位置、时效性、辐射力、个体的意识、性格与形象都可以很好地被聚合。于是一个个新的圈层形成了,无论它是开心网、YouTube、FaceBook还是新浪微博,人们出于“聚众和交流”的天性而沉醉其中。在近的两年里,社交网络一跃成为改变未来IT格局,必须关注的10大技术关键词之一。
在IDF上,英特尔已经明确表示,未来的研发将从用户体验开始!
有一种说法是,今天一个典型的网民每天早上必然会看的三种信息,分别是E-mail邮件、新闻和新浪微博,因为这三者分别代表了“工作中发生的事”、“世界发生的事”和“身边发生的事”。在智能手机、平板和3G普及之前,我们实时获取后两项信息的成本很高,因为你可能需要要看很多邮件、网页和博客,或者用IM花不少时间聊天才能知道今天的大概热点。但随着交互式的SNS 2.0时代的到来,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微博的热门话题在24小时里都不停地被你所在圈层中的人群根据兴趣而发布与转发,这使得每一个人获取信息的成本变得非常低。
在IDF2011上,超极本的特性被正式公诸于众,很显然,超极本面向的就是未来移动互联时代的应用。
这种社交模式的变化,同样也驱使着未来的信息接收终端发生变化。用户的需求是需要随时随地接收和发布信息,需要更方便和优秀的应用体验,于是无论传统的手机、平板或者笔记本电脑现在是什么形态和思路,面对这样的应用模式变化,都必须积极去改变和适应,努力成为个人信息终端的主流,否则就很可能成为竞争的失败者。
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手机的屏幕越来越大(对应用户更好的视觉需求),平板向高性能方向发展(对应用户越来越强的性能需求),触控越来越灵敏(提供更好的操控体验),笔记本电脑开始演进出超极本(对应用户对轻薄、长使用时间、快速反应、安全性以及高性能的综合需求)。这都直接导致了一个结果,传统上通过尺寸和规格对手机、平板和笔记本电脑进行区隔变得越来越难。
这样的趋势现在已经开始显现,比如,7英寸的三星P1000到底是手机还是平板?5英寸的戴尔STREAK 5究竟是手机还是平板?这些问题其实根本不必回答。因为在未来,针对用户在社交网络中的使用体验进行产品创新,将成为一种主流思路。英特尔在IDF2011上提出的超极本概念其实可以被看作是基于这个趋势而进行的战略部署,而不仅仅是从笔记本电脑上延伸出一个新产品类别那么简单,正如IDF上英特尔移动产品线的领军人物邓慕理(Mooly Eden)所说,未来英特尔将改变产品设计的思路,先考虑用户需要怎样的体验,再看软件层面能做到什么,后再推进硬件的研发(之前的方向正好相反)。
正因为如此,英特尔这一次并没有限定超极本未来的形态,而是针对未来用户可能的应用需求而对超极本的特点进行了归纳:轻薄只是基本,强调内容创建的高速反应,可持续使用一整天,安全防护性更好,休眠状态仍然保持联网,休眠时功耗大幅度降低,可以是触控也可以有键盘,价格在1000美元以下等等。可以看出来,英特尔已经看到用户在计算之外的需求,用户的使用体验将是未来移动互联时代决定个人信息终端成败的关键。
超极本的未来将分3个阶段,基于SandyBridge的超极本、基于IvyBridge的超极本和基于Haswell的超极本,而基于Haswell的超极本将可以实现10天以上的待机和一整天的使用,性能不会比现在的笔记本电脑弱,而且其形态未必是笔记本电脑的形态。
在社交这一应用的后,我们不得不谈到云。尽管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云所带来的服务还更多的是针对企业级和常规应用,但未来的趋势却必然是把云与个人信息终端以及社交网络联系起来。云在未来不仅仅将承担起存储、计算和提供服务的功能,凭借着强大的云端计算能力还将变得更加智能。比如可以根据用户的属性(可能是来自于长期对用户习惯的收集,或者是根据用户设置要求而智能分析)对在社交网络中的海量各种信息进行过滤,然后有选择地进行精确推荐和推送。这还仅是一个开始。未来当所有的个人信息终端都与云端互通之后,无论是你打算购买的产品、关注的话题讨论又或者微博观点,都可以由云端智能选择后主动推送,向你建议适合的选择。也许,这就是移动互联时代社交网络的未来模式。而正如欧德宁在IDF2011上所说,PC发展的前30年,只是一个基础性的阶段,PC未来的发展,现在才刚刚开始!
在平板和智能手机异军突起的今年,不断有言论认为“PC将死!”事实上,如果看未来30年,情况如何也许无法预测,但如果看未来5~10年,其实这样的说法未免有些武断。别的不说,我们仅从应用的形态来分析,PC的未来就并不是“死掉或被替代”这么简单的问题。
在平板和智能手机火爆之前,推动PC向前行的主要动力只有一个,那就是追求更强的计算性能。无论是当年的频率竞争还是后来的多核竞争,又或者是未来的众核竞争和异构计算的竞争,围绕的中心话题始终在于性能。但是,究竟用户今天和未来首选的需求是不是性能?很少有厂商愿意停下来(也许是在竞争中停不下来)思考。事实上,我们如果从现有的PC应用来分析未来,可以看出,应用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大的方面,这其中与计算性能直接相关的只有前两条。
从个人和家庭娱乐应用的角度讲,这些需求首先就导致了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的竞争。笔记本电脑的性能正越来越强,除了对于3D游戏所需的性能还略显不足,并且使用体验不如台式机舒适以外,其它方面几乎都能满足上述需求。因此表现在市场的趋势就是购买笔记本电脑的用户越来越多,台式机的成长趋于停滞。
但这是不是意味着笔记本电脑会彻底取代台式机呢?恐怕未必。笔记本电脑追求便携的基础特性就决定了它在操作体验、运算及3D性能上不可能超越台式机,而对于需要舒适体验的用户、骨灰级游戏玩家和面向设计等领域的创意工作者来说,除非能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否则台式机是不会轻易被替代的(另外,不少企业主也并不希望企业IT资产是可移动的,固定的被认为更容易被管理)。所以尽管台式机不再是未来的主流发展趋势,但它仍然是细分市场的一个重要分支。
曾经在博锐技术中出现的Anti-Theft功能在与McAfee合作之后更加强大,以后即使超极本丢失,企业客户也可以远程摧毁其中的数据,保证不被泄密。
另一方面,平板和智能手机的火爆又证明了另一个问题:消费者的需求不仅仅是计算能力。当休闲娱乐、社交网络、移动便携以及舒适体验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强大的计算能力不再是唯一重要的标准,用户关注的要点变成了:能用多久、控制是不是灵敏、操控是不是方便,至于性能,能更强当然好,但只要够用了,也可以接受。
平板和智能手机带来的挑战,直接导致了笔记本电脑的进化。笔记本电脑也将分化为两个分支。主流笔记本电脑是一个分支,尽管它也会逐渐变得更轻薄些,但这不是它的主要任务。它主要是满足用户对传统PC应用的需求,其主要目标是让性能与台式机的差距越来越小,成为家庭娱乐中PC形态的主力。
在商用领域,轻薄无疑是移动办公中的主要需求。IDF上的超极本已经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向1kg重量靠拢,成为趋势。
另一个分支也许是英特尔近在IDF上强调的超极本。超极本的直观表现就是轻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性能不佳,只是说计算能力和3D性能不是它的主要任务。
对于空中飞人来说,续航能力至关重要,到了Haswell核心的超极本上市时,一整天的使用将不再是梦想。
超极本瞄准的目标就是需要休闲娱乐、社交网络、移动便携以及舒适体验的人群,实际上是给他们提供另一个不同架构的选择。甚至未来Haswell核心的超极本还是不是笔记本电脑的形态,在英特尔与谷歌的Android以及微软的Windows 8合作之后,也变得让人期待。从邓慕理在IDF上展示的新潮的超极本样机来看,未来超极本变身Pad形态或者其它形态,甚至带有手机功能也不会让人惊讶。
后我们来看企业用户对未来PC的需求。企业对于PC的需求主要来自于两方面:提升办公效率、保护数据安全。从这两个角度看,企业需要的PC也是分为两个部分,对于设计研发等部门来说,需要高性能计算能力,台式机是适合的,而对于普通办公部门来说,移动便携带来的高效率和更完善的数据安全功能是重要的。这方面应该也会是超极本未来的一个重要领域。
更多30周年文章,请点击访问 《PC 30年,MC30年》专题。